秋风送爽,我们迎来了一个新的学期。新学期开启新征程,9月11日,我校高数组全体成员集中在二楼会议室开展了新学期第一次教研活动。
活动首先由邱美芳老师进行吴江区小学数学期初工作布置和传达,把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改革的要求做简单的说明,给大家在新学期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指导和方向。
然后听了许锋锋、张佳莹、张铭蕾三位老师的课,老师们进行逐一点评。
许锋锋老师的《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学习表面积的应用,所以选择生活中的情境来进行研究,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同时也进一步体会到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有用性,体会数学来自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是在学生认识并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基础上教学的。本节课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发现长方体表面积的不同计算方法。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而扎实。让学生经历知识的获得过程,经历思维的形成过程,充分凭借学生的.已有知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讨论、探索、思考、表达、交流中得到发展,课后反馈效果很好。本课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来解决同一个问题,让学生打开思路,不拘泥于一种方法,训练学生思考的灵活性,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思想远比公式定理更有用,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张佳莹老师的《梯形面积》,以“转化思想”为核心,引导学生自主推导梯形面积公式,整体达成教学目标。1. 转化思路可视化,突破难点。延续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的“转化”经验,通过“剪拼”“拼合”两组活动(如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拼成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或把单个梯形剪成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让学生直观发现“梯形面积与拼成图形的关系”,自主推导公式,避免了机械记忆,符合五年级学生“具象到抽象”的思维特点。2. 注重差异,分层引导。针对基础不同的学生设计分层任务:基础组优先完成“两个梯形拼合”的简单操作,进阶组尝试“单个梯形剪拼”的复杂方法,最后通过小组分享互补思路,确保多数学生能理解公式推导的核心逻辑(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张铭蕾老师的《四舍五入法试商》,在教学过程中,虽然有让学生自主试算、思考的环节,但部分环节还是以教师引导、讲解为主,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不够充分。比如在归纳试商方法时,可更多地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等形式,自主发现规律,而不是由教师直接总结。课堂上,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能较快掌握试商方法并正确计算,但学困生在试商时,容易出现把试商的整十数当作原来的除数进行计算(如把32看作30试商后,用商乘30作减数),或者试商后余数大于除数等问题。在课堂上,对这部分学生的个别指导不够及时、充分,可能导致他们对知识的掌握不够扎实。
通过此次教研活动,使老师明确了新学期的工作思路与目标,为老师们全身心地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鼓足了动力。相信,在全体数学教师不懈的努力下,长安实小数学学科一定开出更加灿烂的教育之花。
![]()
![]()
![]()
![]()